全文字数|4.0千阅读时间|13分钟图片来源|网络
1.2014国考争议最大的题目
2.2018国考考到的原题
3.「选非题」的核心是找出错误
4.根据汉字含义解析农业知识「常识判断」共分为「初中综合」「法经军农」和「时政要闻」三部分,其中「法经军农」的题目和「法律法规、经济金融、军事农业」的知识有关,本文即为2014国考「常识判断-法经军农」正确率≤60%的难题解析。
【2014国考第7题】《人民日报》评论指出:「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。」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:(A)哪里没有法律,哪里就没有自由(B)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(C)法律是自由的保姆(D)自由只服从法律
《人民日报》评论指出:「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。」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:(A)哪里没有法律,哪里就没有自由(B)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(C)法律是自由的保姆(D)自由只服从法律
正确率53%,易错项A
本题是2014国考争议最大的题目,各培训机构基本分为两派,有的认为A正确,有的认为D更合适。如果不考虑复杂的作者背景,不去脑补的话,综合考虑来D比A更符合题意。
题干和4个选项都在讲述「法律和自由」的关系,且「法律谚语」题本身就较难理解,因此想要做对这道题是很不容易的。
「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」,其含义可简单理解为「法律规定:自由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」。
A「哪里没有法律,哪里就没有自由」使用了「假设+否定」的手法,可简单翻译为「法律生效的地方才有自由,没有法治的地方就没有自由」。
A的含义和「法律规定:自由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」有些相似。
B「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」强调「法律对自由非常重要」,不含有「法律保障」「自由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」等关键要素,和题干含义不相似。
C「法律是自由的保姆」中,「保姆」一词重在强调「保护、呵护、爱护」,和题干侧重点稍有不同。
题干强调的侧重点为「法律对自由做出限定,一个人的自由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」;C的侧重点为「法律的规定像保姆一样照顾着自由,使自由能够实现」。虽然都体现了「法律保障自由」之意,但一个强调「限制」,一个强调「照顾」,两者有着微妙的不同。
D「自由只服从法律」强调的是「自由的界限就是法律的规定」,或者更通俗地说,「自由就是不能做违法的事情」。
虽然A和D都有「法律对自由有保障作用」,但题干和D明确提到了「自由的界限就是法律的规定」,因此D更加接近原文的含义,正确。
这道题的最大问题在于题干出的不好,如果把「人民日报评论」六个字换成「著名哲学家约翰·斯图尔特·密尔关于『法律和自由』有一句精辟论述」,就好很多了。
D中「只服从法律」的「只」字强调了自由的界限,这是解题关键。
【2015国考第7题】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:(A)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: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(B)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: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(C)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: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(D)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: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
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:(A)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: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(B)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: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(C)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: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(D)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: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
正确率53%,易错项A
「法律谚语」类的题目往往正确率不到60%,很多小伙伴对此很是头疼。其实,此类题目的难度并没有那么可怕。
大家在解题时一定要牢记,「法律」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的,因此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「法律谚语」,其描述正确的一定是符合常理,能够为人们接受理解的,因此对于不熟悉的法谚,可通过代入、分析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正确。
A「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: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」是本题的易错项。A中的法谚非常有名,它的完整表述为:「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无禁止即可为/法不禁止即自由」
这两句话看似有点矛盾,但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,因为两句话针对的对象不同:
对政府(公权力)来说,必须「法无授权不可为」,防止权力滥用。对个人(私权利)来说,应当「法无禁止即可为」,保障公民自由。
「法无禁止即可为」有时候也称作「法不禁止即自由」,两者的含义是类似的。
各位小伙伴一定要理解两者针对对象的区别,尤其是「法无授权不可为」并不针对一般民众,因此A选项「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」的表述是错误的。
B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: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」显然错误,「人人平等」和「人的自由」不是一种事物,排除。
C「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: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」的对应是正确的。前者很好理解,但后者「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」表述有些复杂,可简化为「法律应当追求有效率」——有效率的法律才是好的。
分析可知,「真正的正义不迟到」和「有效率的法律才是好的」二者表述较为接近,符合题干要求,正确。
D「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: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」显然错误,因为很多案件是有「公诉人」的。D中前半句仅针对非公诉的案件,例如甲乙有经济纠纷,但如果甲乙都同意「私了」,那么法律就不能强行去介入。
因此本题C选项正确。
需要注意的是,2018国考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条文:
【2018国考地市级卷地8题】下列对法谚的解读正确的是:(A)法无授权不可为——每个公民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作为(B)枪炮作响法无声——战乱时,平常法律所维系的社会秩序荡然无存(C)法律必须被信仰,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——法律规定与道德信仰相辅相成,互相促进(D)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——即使初衷是好的,如果触犯了法律还是要一视同仁
本题正确答案为B,A选项「法无授权不可为」即为2014国考原题,一字不差,但2018国考这道题正确率仅为31%,易错项恰好也是A选项,即关于「法无授权不可为」的解释。
通过2014、2018国考两道原题的对比和2018国考这道题的正确率,可发现很多小伙伴复习的时候可能并不太重视对原题的复习,这种备考方法是需要纠正的。通过本题可以看出公考学习原题的重要性。
【2014国考16题】下列军事武器装备按发明时间先后排序,错误的是:(A)弓箭、云梯、火药 (B)火炮、机枪、冲锋枪(C)雷达、坦克、鱼雷 (D)航母、导弹、原子弹
下列军事武器装备按发明时间先后排序,错误的是:(A)弓箭、云梯、火药 (B)火炮、机枪、冲锋枪(C)雷达、坦克、鱼雷 (D)航母、导弹、原子弹
正确率40%,易错项D
逐个分析选项,根据已知的知识进行推断:
A「弓箭、云梯、火药」显然正确。
弓箭由弓和箭两部分组成,其中最原始的弓只需要把一根有弹性的线(例如动物的筋、皮)绑在一个弯曲的硬物(树枝、动物骨头等)上 ,最原始的箭只需要用石头将硬木杆磨尖即可,原始社会就存在。
「云梯」是一种攻城器械,至少需要较为复杂的木材加工程序,而且需要较为坚固的结构,能够支撑攻城方人员的重量,因此产生时间必然在「弓箭」之后。
「火药」则需要更为复杂的加工过程,而且想要把火药作为武器,对其稳定性和使用载体的要求极高,因此发明时间最晚,A描述正确。
B「火炮、机枪、冲锋枪」比较容易理解。
清军在战争中多次使用火炮,拿破仑赋予火炮「战争之神」的称号,说明火炮在近代即广泛使用了,必然比后两者要早。
那么,机枪和冲锋枪,谁的发明时间更晚一些呢?对军事有所了解,或者玩过枪战类游戏(FPS、吃鸡等)的小伙伴应该能感受到,冲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「单手持有(不是单手射击)、结构复杂、射速极快」。两外冲锋枪的样式非常多样,Uzi、汤姆逊、UMP9和维克多的结构完全不同。根据常识推断可知,此类枪械相比起固定架设的大型机枪类武器,「科技含量」更高一些,因此发明时间更晚,B描述正确。
C「雷达、坦克、鱼雷」可一眼确定错误。
「鱼雷」是潜艇的武器,一般考生不太熟悉,但「坦克于一战时期使用」是一战史的基本考点。
「雷达」主要针对的是空军。根据常识可知,莱特兄弟20世纪初发明飞机,一战时空军并未大规模使用,因此根据常理能够推断,雷达用于军事必然在一战之后(实际上是二战开始大规模使用的),因此雷达发明于坦克之后,C描述错误,符合题意。
D「航母、导弹、原子弹」是比较冷门的考点,三者在军事上的应用时间非常接近。
「航母」在二战前已经大规模列装,二战时太平洋战场的几次大规模海战堪称人类战史经典,甚至为现在的拟人化手游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,因此「航母」发明早于1939年(二战爆发点)。
「导弹」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一般来说,世界第一枚实际用于军事的导弹被认是德国的V-2火箭,应用于1944-1945年(二战即将结束)。
「原子弹」大家就很熟悉了,发明于二战结束时,美国在广岛、长崎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将原子弹应用在战场上,几天之后日本即无条件投降。二战后的几十年之所以能成为「冷战」而不是「热战」,美苏双方都持有以原子弹为代表的核武器是最重要的因素。
综上所述,本题C选项符合题意。
注意「选非题」的核心是找到「描述一定错误」的点,例如本题C中「雷达」的发明时间一定在「坦克」之后。
这道题需要很多推理和联想,有一定难度。
【2014国考第18题】下列关于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:(A)花生、大豆、向日葵和芝麻都属于油料作物(B)农药在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喷洒灭虫效果最好(C)有机农作物通常种在便于运输的交通主干线附近(D)追肥是农闲时期为调节土地所含养分而施用的肥料
下列关于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:(A)花生、大豆、向日葵和芝麻都属于油料作物(B)农药在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喷洒灭虫效果最好(C)有机农作物通常种在便于运输的交通主干线附近(D)追肥是农闲时期为调节土地所含养分而施用的肥料
正确率58%,易错项D
逐个分析选项:
A「花生、大豆、向日葵和芝麻都属于油料作物」有个难点,就是「向日葵」。花生可以做花生油,大豆可以做大豆油,芝麻可以做香油,三者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油料作物,这也是初中地理+初中生物的基本考点。
事实上向日葵可以做「葵花油」,即使不知道这个点,大家可回想一下自己吃的瓜子(葵花子),仔细嚼的时候是不是有油腻的感觉,在纸上是不是能按出明显的油脂?通过这一点,即可确定A选项正确。
B「农药在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喷洒灭虫效果最好」属于农村考生非常熟悉的考点,即使不熟悉农业生产,通过「光解反应」这个化学知识点、「水(溶液)在高温下容易蒸发」这个物理知识点和「生物天生具有趋利避害性(害虫在高温光照下会躲起来)」这三个点,也能够排除B。
C「有机农作物通常种在便于运输的交通主干线附近」明显错误,秒排除。
「有机」是比「绿色无公害」要求更高的级别,「交通主干线附近」必然产生较多的污染,不适宜有机作物生长,直接排除。
D「追肥是农闲时期为调节土地所含养分而施用的肥料」错误,这是本题的易错项,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点。
「追肥」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,主要目的是补充基肥的不足和满足植物中后期的营养需求。
如果不熟悉农业生产,可通过汉字的含义进行解析。「追」字和「肥料结合」,即「追加肥料」之意,既然要「追加」,则说明「现在肥料不太够,还需要进一步追加」,因此农作物处于生长期而不是「农闲时期」,D选项错误。
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不要慌张,要学会根据字面含义来解析,例如本题的「追」字并不适于农闲时期。
本题BD属于对农业生产稍有了解就一定不会选错的选项。
有话要说...